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弱德不是弱者

□ 李峥嵘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4-11-29 10:01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2020年,《感动中国》的颁奖词这样称赞她:“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

11月24日,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叶嘉莹的逝世引发了广泛哀悼,人们赞美她的品格和对诗教的贡献。在此,我想谈谈叶嘉莹提出的“弱德”对家庭教育的启发。

诗歌慰藉命运的重压

叶嘉莹一生颠沛流离,历经离乱丧痛。她于1924年出生在北京,本姓叶赫那拉,小名为“荷”,3岁便随父母背古诗。17岁叶嘉莹考上大学的同年,母亲去世。考入辅仁大学后,她遇见了影响自己一生的老师顾随。25岁时,丈夫入狱。次年夏,叶嘉莹带着吃奶的女儿也一度入狱,获释后丢了教职。她不得不寄居在亲戚家,晚上在走廊里铺张席子休息,白天背着女儿去工作。

1966年,叶嘉莹赴美任教,传播中国文化,第二年一家人在美国团聚,生活才逐渐好转。好景不长,1976年,长女夫妇因车祸遇难,她一口气写出10首《哭女诗》。

年少丧母、战乱流离、婚姻不幸、中年丧女……这些经历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不幸的,但叶嘉莹说:“所谓弱者,只会趴着任人鞭打,所谓弱德,却是在命运的重压之下,从容地走完自己的路。我有弱德之美,但我不是弱者。”

大寄托、大担当、不内耗

在叶嘉莹看来,词本身存在于苦难之中,而且也在承受苦难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弱”。而在苦难之中,你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就是“弱德”。

叶嘉莹的弱德的内核是有大寄托、大担当、不内耗。

首先说大寄托。无论是诗歌、艺术,还是科学、研究,或者是生活美学,都能慰藉坎坷的平生。叶嘉莹遇到了人生的困难,都是诗词帮她渡过去。而她又将诗歌和教育相结合,将利人与利己相结合,将短暂的人生与长久的文化传承相结合。对诗的俯拾,亦是她一生的平仄。

她常常谦逊地说自己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教书。1979年,56岁的叶嘉莹从美国回国教书。从1945年大学毕业算起,她在讲台上站了70多年。“我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是我对于读书研究,真是做到了发愤忘食,而且也确实乐以忘忧,在读书中,自得其乐。”90岁生日时,她说:“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仍然要教古典诗词。”95岁时,她又提起另一个愿望:“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在她看来,“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

不止一次有人问她学习古诗词有什么用,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她用自己一生证明了古诗词会影响做人的深浅厚薄,会带来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也坚信古典诗词不会灭亡。“只要有中国人,古典诗词就不会亡。”

再说大担当,叶嘉莹是怀着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去教书,而不是为了赚钱。生活极度节俭的她先后捐出3568万元,用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有人好奇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叶嘉莹说:“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这也正如叶嘉莹在《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词》扉页所写:“我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而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进不去,找不到一扇门。我希望能把这一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

叶嘉莹是弱女子,但她不内耗。早年间,她曾给学生讲解欧阳修的“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时,说:“聚的那一刻,生的那一段,你好好地享受了吗?不要管明天的别离,好好享受今天的花开和相聚”。

叶嘉莹把小小的我投向更广大、更恒久的追求。她认为,凡伟大的诗人都不只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生命和生活去写诗的。而她也是用生命去讲诗、传诗。“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这也是值得我们传承和怀念的美好品格。

(作者系北京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教育科普作家)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