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我国的科学传播既重视公众理解科学,也重视公众参与科学。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代科学高度专业化,普通公众如何参与?
公众亦可“强参与”
从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角度看,公众关注科学事务、表达态度、提出问题,就算“参与”了。
这仅是弱参与,除此之外是否存在强一点的参与?比如公众也能进行某种“知识生产”吗?听起来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在一定范围却是可能的。
从目前来看,量子力学、核物理、分子生物学等比较专业的领域,公众不容易介入,但是环境科学、生态科学依然是开放的。斯科特在《国家的视角》中反复提及地方性知识“米提斯”(metis)的重要性,认为它并非单纯的“过去时”,当下依然在进行。
公众人数众多,个体亦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大自然。他们的经验虽然杂多,但也可以作出贡献。单纯地讲“公众的腿+专家的脑”是不合适的。
随着手机拍照功能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日益发达,在一定条件下,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它们发现、识别新物种,丰富科学事实,让人身心愉悦。
初遇虫瘿
2023年11月6日,笔者在深圳市坪山区的一条步道上考察,遇到叶下珠科的余甘子,想摘几颗吃。它是味道非常特别的野果,每次遇到我都要品尝。
但我没有找到果实,却发现细枝上有一些瘤状物。根据经验判断,瘤状枝条里应该是盘踞着某种虫瘿(yǐnɡ),显然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它们的外形类似于北京大麻科黑弹树上常见的“北京枝瘿象”。
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笔者当即咬开几粒虫瘿,在里面都找到了同一种蠕动的黑色小虫子。从外形看它不像是甲虫类,究竟是什么,当时我也无法确定。
取得新发现
不久后,笔者再次到深圳出差,在登南山区的塘朗山时,又遇到此类虫瘿,激发了自己查清造瘿昆虫学名和分类地位的欲望。
从共生或寄生的角度切入,借寄主植物而查昆虫是个好办法。笔者通过互联网进行快速检索,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获取了一些重要信息。
短时间内,在不求助于专家的情况下,笔者就确认它是鳞翅目网蛾科的Betousa stylophora,这个发现在深圳还是一个新记录,中文名可称为“余甘子枝瘿网蛾”。
属名Betousa是英国昆虫学家沃尔克于1865年建立的,此类网蛾印度学者多有研究,在他们那里余甘子是重要的水果。中国虽然也开发利用余甘子,对其虫害也有研究,但是不涉及此物种。从果业长远发展看,“余甘子枝瘿网蛾”应当防治。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古老的建议,宏观上看多请教别人没有错,但现实中经常碰壁,因为业余爱好者通常不知道如何与专业研究人员打交道,描述不清或者一次性地询问了过多的物种,专家很难保持耐心。
为提高业余爱好者与专业研究人员的沟通效率,笔者的建议是:第一,发现某一物种时,要清楚地记录观察对象的坐标、周边环境以及相遇时间,尽可能准确地描述所询问物种的特征。第二,多角度拍摄观察对象,不但要有展现生态环境的照片,还要有特写和微距照片。第三,标注好自己的猜测及其他有用的信息。第四,对于同一对象要尽可能提供丰富的信息,一次不要问太多,最好不超过两种。
廉价获得的东西,通常不会被人所珍视。知识也一样,咨询过程中,专家讲解的一大堆名称(包括学名),他自己也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但接收者可能不太在乎,随听随忘。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应当尽量避免。打听学名虽然快速有效,但不宜频繁操作,否则会产生“询问依赖性”,不利于自己水平的提高。
(作者系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