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颁布实施20周年。2002年6月29日,《科普法》正式发布实施,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科普的法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适用于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是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科普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对推动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贯彻落实《科普法》《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条例》,成都持续推动科普工作走深走实,并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成都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0年的5.85%提升到2020年的13.8%,十年时间提升了7.9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水平(2020年为10.56%)3.24个百分点。
而这背后,是成都贯彻落实《科普法》的持续努力。
夯基垒台:科普工作体系更完善
7月8日,2022年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启动。在主会场现场,“纪念科普法颁布20周年”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仔细观看。展板前,澳门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唐可昕正向观众介绍着《科普法》颁布的重要意义。“科研是我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次看到科技活动周在招募志愿者,我立即就报名了,希望能够为支持科技发展出力!”唐可昕说。
像唐可昕这样的科普志愿者还有很多。近年来,通过组织开展科普中国信息员、科技志愿者和科技志愿组织注册工作,全市注册“科普中国”科普员4.1万余人、科技志愿者5.2万余人、科技志愿服务组织800余个,初步构建了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科技志愿者组织体系。
成都科普队伍不断壮大,得益于日益完善的科普工作体系。成都构建了全方位工作体系,为“科普之翼”腾飞夯基垒台。
组织领导有力有序。早在2002年,成都就建立了成都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全市科普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并建立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统筹推进全市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制度法规加快完善。成都从法律、规划、政策落实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科普法》各项要求落地落实。
科普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成都市本级安排科普工作经费达2.4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率5.29%,并引导带动社会加大科普投入,加快形成科普经费多元化投入局面。
社会化大科普格局加快构建。政府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成都还吸引更多高校院所、企业组织等具备科普展教资源的单位向市民开放实验室、试验田、展示馆,整合社会力量协同推进科普工作。从组织到制度到人员再到资金,成都科普的根基正越扎越深。
立柱架梁:科普形式更多样
7月14日到17日,持续4天,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在成都科普基地浩海立方海洋馆“上新”——“科技强国 强国有我”2022年科技大篷车全国巡展首次走进成都,带来了20余项最新AI黑科技。在这里,声音可以像信件一样可以邮寄、酷酷的机械狗可以“斗舞”……为蓉城市民打开了一个精彩的科技世界。
这也是2022年“科技大篷车”首次走出校园,走进科普基地。“我们希望能够更进一步走到大众中,并为青少年们埋下科技的种子、奋斗的种子、快乐的种子。”人工智能科技传播中心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人工智能科技传播中心主任包明明这样解释“科技大篷车”首次落地科普基地背后的原因。
科普基地是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景。近年来,成都加快科普基地建设,全市累计建成186个市级科普基地、135个省级科普基地、21个国家级科普基地,展教面积达920.42万平方米。
通过科普传播量质齐升,成都还持续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探索创新。
加强科普场景打造。成都将科学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中,构建“15分钟生活圈”中的“科普圈”,并计划在城市绿道的重要节点上,打造一批科普体验场景,加快科普基地建设。
拓宽科普活动受众。突出“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成都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化科普活动,塑造全国科普日、科普活动月等一系列活动品牌,每年开展系列科普活动6000余场,受众超800万人次。
鼓励科普作品创作。成都不仅积极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还涌现了一批涵盖图书出版、奖项运营、影视周边开发、游戏动漫制作等行业的科幻文创企业,科幻影响力不断增强。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科普正在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
成果惠民:科普红利更广泛
盛夏时节,正值龙泉水蜜桃收获的季节。6月16日,龙泉驿区科技特派团团长陈栋又一次奔赴在科技帮扶一线,了解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在梦里桃乡桃硅谷科创园,陈栋现场手把手“教学”,为农户示范桃树修剪要领及病虫害防控方法。近年来,作为成都市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的一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研究员陈栋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增加技术源头供给,帮助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在成都,科技特派员的队伍正稳步壮大,并在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上取得亮眼的“成绩单”:组织300余名科技专家、科技特派员开展对口帮扶,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贫困村科技培训和贫困人口技能培训,科技兴农富农成效显著。
让更多人切实感受到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成都打出了“组合拳”。
科普战“疫”成效显著。自2020年2月初启动新冠防疫科技攻关专项以来,成都紧急实施103项重大项目。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149项“成都造”科技防疫成果被科技部科技抗疫先进技术成果项目库和中国科协创新资源平台收录,面向全国推广。同时,利用线上线下科普资源,累计开展新冠肺炎科普传播179.7万次,阅读总量逾1.5亿次。
科普助力“双减”进展不断。配合推进“双减”工作,成都积极筹划举办“科学第一课进校园”“蓉城科学云课堂”“绿道科普嘉年华”“周末儿童博物馆”“诺贝尔奖解读中学行”等青少年科技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雏鹰夏令营、科技研学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科普助力幸福成都品质提升。以生活应用为切入点,把复杂的科学知识生活化,在吃、穿、住、行、医等生活场景中融入科学元素,推进科普应用生活化,满足人群多元化的科普需求。科普惠民,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正充分享受科普红利。
协同创新:双翼腾飞向未来
在每年的成都市科技活动周主会场,前沿的科技创新展品、新奇的科技互动展区,总是备受大小朋友们喜爱。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到成都最新的“成都造”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也能体验动手乐趣,感受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变化、新体验。
这正是科普协同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如果把科技创新喻为“通天塔”,科学普及则是“塔基”。一直以来,成都坚持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同步推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落实培育良好生态,高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引育科技人才、创新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不断跑出了“加速度”。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进入新时代,加强科学普及、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对科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成都已“谋划与前”。“接下来,我们将围绕修订完善科普法律法规、强化科普工作投入的刚性规定、促进科普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科普组织激励保障机制,科学合理安排科普经费,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科普活动和产品供给,满足公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贯彻落实《科普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在成都,“科普之翼”正展翅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