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气象行业相关院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坚持把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推动气象科技、科普工作全面融合发展,根据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有关工作安排,中国气象局联合科技部、中国科协共同举办2023年气象科技活动周(以下简称“科技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主题
(一)时间
2023年5月20—31日
(二)主题
科技强国 气象万千
二、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有关任务要求,在科技周期间集中开展一批高质量的全国和省级群众性气象科技科普活动,以及贯穿全年的主题类气象科普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将科技周打造为气象科技成果展示平台、科技供需对接平台、科技交流平台和科普活动平台,充分展现气象事业发展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保障成效,营造支持气象科技创新、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主要活动安排
(一)全国性重点示范活动
1.科技周主会场活动。2023年3月下旬在深圳举办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科技博览会,期间举办气象科技成果展、气象科技成果交流推广会、气象相关科技企业创新座谈会。推动气象部门、气象企业成果的双向转化,促进气象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主题活动。各地气象部门面向乡村振兴实际需求和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工作要求,积极与地方农口、科技、科协等部门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气象科技下乡活动,切实推动气象科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3.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鼓励科普创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社会公众解读气象科学知识、传播气象科技成果、宣传气象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4.“气象万千 强国有我”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技知识竞赛。面向气象行业高校学生,宣传气象科技创新成就,增强创新自信,助推高校气象学科教育。
5.优秀气象科普作品遴选推介活动。中国气象局将根据科技部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的部门遴选推荐工作。
(二)科技资源科普化系列活动
6.“科技之光 风云传播”气象科技资源科普化交流研讨会。深入交流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协同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树立行业科普工作示范。
7.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科技资源科普化示范活动。面向重点领域和研究方向,加强示范引领,由国家气候中心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系列讲座暨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团活动,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组织开展风云卫星和空间天气主题科普活动,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组织开展“气象高价值数据产品赋能数字中国建设”主题科普宣传活动,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组织开展“云相聚·走进中国气象局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活动,由华风集团等单位组织开展“2022‘守护行动’碳中和科普活动”成果展览,由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等单位组织开展气象科研成果转化科普文章征集等特色活动。
(三)校园“+气象”科普活动
8.第十五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中国气象局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共同举办,持续打造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高校气象科普志愿者活动,有力促进气象融入“三下乡”社会实践。
9.广泛开展校园气象科普活动,做好气象科学教育加法。开展江苏省“气象科技燃梦·一起向未来”、北京市中小学生气象知识竞赛、安徽省校园气象科技(科普)论坛、湖北省“极目云”气象科普云课堂、广西“云朵朵风阵阵”与你同行、甘肃省大学生气象短视频创作大赛等活动,推动气象科技资源助推教育“双减”、融入校园科学教育,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贡献气象力量。
(四)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活动
10.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将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贯穿科技周活动始终,将科技周活动与开展“守正创新 奉献气象”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动有机结合。各国家级科研业务单位、各省(区、市)气象局在科技周期间深入开展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学习讨论、优秀典型选树宣传,鼓励集中开展气象科技创新故事和气象科学家事迹宣讲、宣传作品展示等活动。各省(区、市)气象局要积极组织历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获三等奖及以上选手参加科学家精神宣讲作品创作。中国气象报、中国气象网开设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鼓励有条件的气象科普基地开设科学家精神专题展览。
(五)地方特色气象科普活动
11.各地方气象科普惠民活动。各地气象部门聚焦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加强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践行气象大科普理念,开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特色科普活动。开展天津市“应急之星”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河北省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皮影戏下乡展演、青海省高原农村牧区雷电灾害防御科普作品下基层、宁夏气象科普助力“六特”产业发展、西藏科技护航川藏铁路建设、新疆援疆博士宣讲团、河南省“气象科普进乡村”科技志愿服务、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论坛”气象分论坛、福建省“气象科技帮帮团”揭榜解题助力乡村振兴、江苏省“注入气象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山西省“碳索未来 气象赋能”、山东省“蓝天日记”、宁夏“好气候 好风光”观星专题直播、江西省气象AI手语科普展示、广西民族气象山歌联唱联播等活动。
12.积极参加地方科技周活动。各地气象部门要积极用好科普联席会议、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等工作机制,增进联动,力争将气象科普活动纳入地方科技活动周、“科技节”工作安排,发挥气象部门优势与专业特长,积极宣讲气象科学知识,做好科普基地和创新平台开放,举办科技传播交流讲座和论坛等,以实际行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六)科技周网络专栏
13.开设科技周宣传专栏。在中国气象网和官方微信微博平台集中宣传各单位开展的气象科技科普活动。科技周主要活动(详见附件1),在线上开展的应通过专栏展示活动海报。鼓励各地气象部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科普活动,通过向专栏投稿等方式,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投稿方式详见附件2)。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气象报社)要及时更新各单位开展科技周活动的新闻,遴选优秀活动宣传报道向主流媒体推送,提升科技周活动影响力。
四、其他工作要求
(一)加强统筹实施
各级气象部门和行业各有关单位(以下简称“各级各单位”)要在科技周组织实施中突出宣传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以及《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要将开展高质量的科技科普活动作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强化价值引领,注重常态长效,把主题教育实际成效体现在具体活动中,以满足公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促进气象科技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二)做好周密安排
各级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各地疫情防控、公共安全有关要求,确保活动举办安全有序。要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科技保密工作。组织举办各类活动要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有关要求,力戒形式主义,立足实际,注意节俭,讲求实效。
(三)打造品牌效应
各级各单位要充分发挥举办科技周活动在加强气象科普能力、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等方面的作用,统一、规范使用活动标识(附件3)(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提取码9797),不断强化科技周的品牌效应和科技内涵。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展示特色、突出亮点,加大对科技周的宣传报道力度,发挥好科技周网络专栏的宣传阵地功能,不断强化科技周传播效果。
(四)及时总结成效
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要认真制订活动方案,认真组织筹划各项活动,及时总结活动成效,于6月14日前将科技周活动总结(不超过2000字)、活动情况统计表(附件4)、优秀活动推荐表(附件5)通过公文系统报送报送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行业各有关单位于6月14日前将上述总结材料发送联系人电子邮箱。中国气象局将依据各项活动取得实效和传播影响力、中国气象网科技周网络专栏投稿采纳情况等,组织评选科技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
202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