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千万人吾往矣:《流浪地球》中的科技想象与科学家精神
  • 来源:《科学大观园》杂志
  • 作者:杨辰宇
  • 2023-01-23 21:22

人类的未来是何种光景,地球的未来又会是怎样?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群人,越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当下与眼前,而将目光投射于更遥远的未来,去思考地球的命运、人类的归宿,去思索星辰大海、宇宙边疆,刘慈欣正是这样一位“仰望星空”的思考者,他的《流浪地球》(彩插版)2022年12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结集推出,本书的推出与即将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2》交相辉映,让人重温原著的同时,对这部中国科幻电影新作充满期待,也对科学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艰苦奋斗的科学精神有了更生动的理解。

《流浪地球》原著是刘慈欣创作的一篇中篇小说,曾获2000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相较于传统的复杂叙事,刘慈欣笔下的“地球流浪”故事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体现出刘慈欣对科技的敏锐和对科学精神的深刻洞察。这一点上,我们从篇幅上首先可以看出,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曾在读罢成稿后对刘慈欣说:“这个构想应该写三十万字才够”。三十万字的篇幅足以构成一篇曲折瑰丽的长篇小说,对于大部头的科幻作品,刘慈欣并非没有笔力,他在国际上频获大奖的《三体》三部曲就是最好的证明,其中仅第三册就已足有三十六万字。在文学创作中,篇幅虽然不能决定一切,但也能显露出作者的侧重点,正如大刘在发表科幻作品之初时表示,他想要呈现的是一种“科学推动世界在宇宙中流浪”,表达一种“游荡在外”的文学意象,《流浪地球》就是这样的创作实践,表达到了,故事也就戛然而止,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他对先进科技和科学家精神的表现、探究却贯穿始终,并未因篇幅的精炼而缺席。

科学家精神具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等特征,在《流浪地球》中,我们即可看到作者对科学家精神的深刻洞察。例如故事后半部分对联合政府最高执政官悲怆壮烈的发言:“我们本来可以战斗到底的,但这可能导致地球发动机失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过量聚变的物质将烧穿地球,或蒸发全部海洋,所以我们决定投降。我们理解所有的人,因为在已经进行了四十代人,还要延续到一百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但也请所有的人记住我们,站在这里的 5000 多人中,有联合政府的最高执政官,也有普通的列兵,是我们把信念坚持到了最后。

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都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作者用不小的篇幅进行的这一大段语言描写,既为后文“氦闪”的验证作了铺垫,同时也展示出科学家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却不被理解的“孤勇者”的困境。“求生欲”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所以文辞中的“本来”并未夸大其词,那么是什么让这5000多人主动缴械,不去为自己的性命挣扎到最后一刻,那是因为在巨大的危机前更高的“集体利益”,和人类文明火种的延续,这些让他们站在了更高的理性位置去“理解”,他们或许在选择这条“流浪”道路之初就早已做好了破釜沉舟、“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牺牲准备,而人类和地球文明的延续将成为纪念他们人性光辉最永恒的丰碑,相信这也是作者对人性光辉最崇高的致敬,体现了人性中的超越性。

其次,在情节上,作者以“科技”为引,以“百代”为期,将地球逃离太阳“氦闪”的流浪故事分为五步,分别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和新太阳时代。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2500年时间,100代人。但在原著中,故事情节事实上只进行到第三阶,代际从“爷爷”到“我”的儿媳要做母亲了,在尚未出生的第五代中已然完结。可以说,从时间维度上,故事在文本中并没有讲完,但科幻的警世作用却已尽数展现,辉煌灿烂如日神,在历经50 亿年的壮丽生涯后也可能面临“死亡”,成为浩瀚宇宙巨幕中那一贴冰冷的红纸“小质量恒星演化的归宿——红巨星。”

当预言成为现实,人类将何去何从?如果说保罗·高更用塔希提绘画《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表达对生命的终极追问,那么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或许是对这一组困扰人类终极哲学问题的一次尝试解答,因为他的《流浪地球》为人类在文学场域完成了一次思想实验,而这也体现出科幻小说的先锋魅力,此前热映的《阿凡达2》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所有的能量都是借来的,迟早要还回去。”我们来自于星尘,最终也要变成星尘。对于恒星、行星如此,对于我们人类亦如此,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依旧怀揣希望,正如故事中还在“流浪”中的地球,“半人马座比邻星”就是人类在未来一百代人的苦海中唯一的希望和支撑,也代表了未来世界人类和地球的归宿。故事中的人类对于移民目标达成共识,但在移民途中也时有分歧发生,如在移民方式上,就产生了地球派和飞船派,类似这样的斗争,在“叛乱”一节达到高峰,五千多名地球派及其领袖甚至要以欺骗罪被处死,执行手段也极其残忍,即“把他们丢在大海的冰面上,让零下百摄氏度的严寒慢慢夺去他们的生命。”中国自古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劝诫之歌,但在狂热分子的偏执中,理智终于败下阵来,多数“居民”选择了从众,体现出人性的社会性和复杂性,却也衬托出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在故事内核上,《流浪地球》有对科学精神探索的深度,亦有对未来科技想象的广度,这点从故事开篇对“地球发动机”的描绘即可看出作者宏大壮阔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你想象一个巨大的宮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此外,还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如诞生小天才的“记忆遗传技术”带有核电池的全密封加热服、带有“全息散射体”的焰火、等离子体光柱等,书中有一处细节,那就是“我”的小伙伴灵儿说:“原始人就住洞里,我们又住洞里了。”但上述出现的先进科技让我们看到这样的人类历史绝不是对原始社会的简单重复,同样的“洞”中生活蕴含着跨越万年的技术与创造。

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既有硬科幻的内核,又有软科幻的特色。刘慈欣本科毕业于水电工程系,后又称为一名计算机工程师,专业的素养加之对文学的热爱让其对未来的科技有着敏锐的感知与把握,并能行之于文进行生动的表现与深刻的思考,这种兼顾人性与科技的写作在《流浪地球》中就有鲜明的体现。在未来的世界里,当危机出现,科技可以帮助人类逃离,你会如何抉择?是留守家园还是乘飞船逃亡,面对看似两难的抉择,刘慈欣在《流浪地球》却给出了两全的答案,就是乘着“地球”一起逃亡,而这也正体现出黄皮肤中国人“安土重迁”的本色,在大刘的科幻世界里,我们不造“诺亚方舟”,因为地球就是我们的“诺亚方舟”,这种带着“家园”一起流浪的不羁想象,既体现出中国科幻的特色,又体现出科学家精神的家国情怀。

《流浪地球》虽然止步于中篇,但在故事之外,对科技的想象和科学家精神的思索却从未止步,而这样的思索,在电影的演绎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延伸。回顾被业界称为“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的2019年,这一年,由刘慈欣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1》和《疯狂的外星人》在春节假期搬上主流荧幕,从此,中国人的贺岁剧观影指南中不再是满屏的欧美星际,也有了本土原创的科幻电影大餐,其中,《流浪地球1》以46.5亿的票房完美收官。回顾《流浪地球1》,对比原著的色调,我们能够发现电影中展现了更多人性的暖色和积极性的叙事,如刘父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全球人类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爷爷”不再是书中简短几笔因为“老糊涂”而被热雨烫伤感染去世的单薄形象,而是化身成为关爱后辈的“姥爷”韩子昂,牺牲前依旧对孙子孙女嘱咐好好活下去的温情形象,不知感动了多少观众。但二者也有相同的强调之处,那就是“希望”,书中的父亲曾说:“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

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明天把这话告诉孩子。”电影中有:“希望是什么?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而在即将到来的《流浪地球2》中,又是否会有对这一主题的回应与延伸?在最新的第十三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典礼上,“更优质和更生动的中国科幻+”[2]被众多科幻大咖所聚焦,而在前不久由“沈马”组合主演的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让人看到本土科幻电影在经典之外,对新的题材也在不断拓展,那么相对于自身的经典性,《流浪地球2》是否能完成自身的超越与突破?《流浪地球2》的海报标语中说:“如果流浪是为了家园,2023,让我们出发,再见,太阳系!”[2]那蕴含中华文化的故土情结、回乡情结是否还会在新作中闪现?对未来科技的瞭望和科学家精神的洞察又将有怎样的亮点?在即将到来的兔年春节,以上种种,无疑都让人满怀好奇与憧憬,让人拭目以待这部地球流浪续曲将如何进行。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委员,长春大学文学院讲师。)

编辑:胡利娟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