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科幻,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部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作品中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深深折服。如果仔细回味一下,包括“量子隧穿”“虫洞”“基因工程”“曲速引擎”“时间旅行”“暗物质”这些经常出现在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名词,有没有引起我们的关注或者思考呢?
我们欣赏或者观看科幻作品,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出于它传达了多少科学,而是它基于科学所展开的瑰丽想象。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幻作品确实发挥了科普的功能。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老师在一次活动中曾提到,科幻是科普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支很重要的“侧翼部队”。虽然“科幻不以传递知识为主要职责,但科幻作品中确确实实‘浸透’了知识。这样就可以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大家,特别是给少年儿童传播知识”。
众多专家学者都十分看重科幻对于青少年群体的作用,比如美国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曾说:“ 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在9岁或10岁,不能晚于11岁。” “现代航天之父”、德国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在谈论《在两颗行星上》时也说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年轻时是如何满怀好奇和兴奋,如饥似渴地读完了这本小说。”之所以如此强调,其原因在于科幻可以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好奇心,并且培养创造性。也有研究显示,好奇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
不过倘若我们仅仅将科幻作品之于科普的意义局限在青少年群体的身上,那么这可能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贬损”。
科幻作家吴岩老师认为,“脱域”之后的科幻视为一种想象力的文学,一种创意的文学,一种能助力民族崛起的文学,一种能与世界进行沟通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科幻也应该是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它融合了艺术、人文和科学,应该是面向所有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一种教育手段。美国科幻作家布拉德伯里说,科幻小说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因为它的思想史,是我们的文明自己孕育的历史……科幻小说是我们做过的一切事情的核心,而那些取笑科幻作家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借由此,我们需要反思以及强调科幻作品在科普中的作用和价值。但我们如果用对待科普文本的做法来看待科幻作品,是有些欠妥的。
物理学家杨振宁说,如果你能将许多复杂的现象简化概括为一些方程式的话,那的确是一种美。对众多普通公众来说,科学之美恰恰就禁锢在方程式之中,而要让人们窥见科学之美,科幻作品则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也认为,“科学之美同传统的文学之美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科学的美感被禁锢在冷酷的方程式中,普通人需经过巨大的努力,才能窥她的一线光芒。而科幻小说,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它把这种美从方程式中释放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因而我们可以通过科幻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美感”过渡到去欣赏科学之美和科技之美,提升审美的情趣,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科技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从更广义的角度上来说,某些科幻作品映射出了当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它可以让人们更内省地看待自我本我他我和超我,看待人类和宇宙的关系,更理性地谈论和理解科学技术的运作方式,这实际上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
科幻作品也为窥探未来打开了一扇窗,科幻作品中所描述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提升科学家的认知,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线索,为指导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这实际上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科普,也有助于推动科普向“价值引领”转变。
对于科幻作品中提到的科学名词,有些观众会因为好奇或者想了解更多而主动搜寻相关的科学内容进行拓展性学习,从而发挥了科普的作用。另外一方面,可能有人看完科幻作品之后会带着挑剔的眼光去甄别其中的科学性错误或者说“硬伤”,实际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其他受众去深入了解这些科学内容的欲望,这可能也是一种反向科普。
借用科普作家汪洁的话来说,“科幻是基于科学土壤生长出来的一朵奇异之花,它兼具科学的养分和大胆的想象,正是普通人感受科学力量的一个绝佳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普通人用更宏大的视野来看待我们的世界和宇宙,来理解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幻的作用无可替代。”
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曾经写到,“在21世纪,科幻小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文学种类,塑造了大多数人对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和气候变化等的看法。我们需要好的科学……一部好的科幻电影,价值绝对远超刊登在《科学》或《自然》杂志上的论文。”
当然,这不是要否定科学研究的价值,而是想强调,在推动科学研究的同时,也不要忽视科幻给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