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17年联合推出的《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是一档大型科普益智互动节目,它提出:“让科学成为我们的爱好,让科学成就我们的想象”。节目中包含不少瞻望未来的科幻内容。(尹传红供图)
暑假期间,不少青少年参加了各种主题的夏令营,其中不乏“科幻教育”这一主题。近两年,笔者对科幻教育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科幻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独特性与必要性。
首先明确,这里说的是“科幻教育”,而非更宽泛的“科学教育”。
科幻教育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相对于“回答已知”的教育,科幻教育关注的是“提问未知”。
所谓“回答已知”,就是把各种确定的答案,即“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孩子。这当然非常必要,尤其是在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中,知识的传播与掌握无疑是重中之重。
至于“提问未知”,关注的则是另一件事——基于实践经验,或是书本知识,主动提出一些答案尚不明确的问题。这种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应的便是一个人的探索欲、好奇心和创新思维。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领域都非常需要这种能力。
而科幻作品,无论是文字、音视频还是绘画形式,核心思想都是探寻人类未来的种种可能性。以《三体》系列为例,人类向外星的探索会带来什么结果?不同文明间的交往法则有哪些可能?宇宙最终会走向何处?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多种可能,但读者在作品中也只能看到一种答案。而当读者再读《银河帝国》《银河系漫游指南》,或是看过《星球大战》《星际迷航》等系列后,又看到未来的其他可能。
科幻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不断激发人类的探索欲和创造力。而科幻教育的核心理念,正是通过引领青少年感受、思考和推演未来世界,从而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
然而目前,不仅是我国,国际上也没有太多关于科幻教育的专业研究。
增加科学教育中的科幻比重
过去几十年,我们的教育总体上是普及式的,向学生传授已知的知识重于引导他们学会提问。如今我国正在建设科技强国,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在“回答已知”的基础上,重视“提问未知”。
目前,科学教育受到重视,应在科学教育中增加科幻的比重,培养青少年“提问未知”的能力。
那么,科幻教育应该怎样投入实践呢?
首先,就像课外书不能代替课本一样,单纯地阅读或观赏科幻作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科幻从业者需要与中小学名师组成研发团队,在遵循课标的前提下,制作一套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的科幻教育课程。学生在按照课标学习到某一知识后,还能以科幻思维、未来思维对其进行开放式的思考和探询,并最终形成独有的创造性理解。
其次,科幻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兼容并包的特性,成为学生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桥梁。可以说,每一个简单的科幻话题,都可以成为学生整理知识体系、预估事物发展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灵感来源。
在这个AI技术高速发展,知识和经验的获取门槛越来越低的时代,要培养创新人才,就急需青少年从“追随者”变成“探索家”。笔者衷心盼望,科幻界与教育界能够紧密结合,共同进行一番探索。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科幻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