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下的航天史诗 ——评黄子真科幻小说《星光洒落的那个地方》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王晋康
  • 2025-03-07 09:45


在宇宙的边缘,星光如尘埃般洒落,落在黄子真手中,被编织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故事——《星光洒落的那个地方》。这部作品从作者到主角,都展现了女性的力量与光芒。

这是一部适合年轻人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作品。作品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乐天派女孩黎漾在小镇上过着平淡的生活,父亲的突然失踪打破了她生活的平静,一段疑似未来的讯息显示,父亲可能去了未来,她一心追逐航天梦的哥哥为了承担起家庭重担,决定放弃航天事业。这一系列事情让黎漾下定决心与伙伴们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冒险之旅,去探索未解之谜。书中以黎漾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中国航天人探索宇宙的艰辛与辉煌。

航天题材文学作品少有人涉足

航天题材文学作品创作难度较大——不仅要求作品具备文学性,还需要作者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储备和严谨的理科思维。这意味着作者必须文理兼通,并对某些科学技术和理论进行更深入学习研究。真正敢于并愿意沉下心来钻研创作的人不多,因此,目前航天题材在文学领域仍存在较大的空白。

而黄子真,这个看起来古灵精怪、年龄不大的娇小女生,却勇于挑战大国重器题材,光是这份勇气就令人震撼。她笔下的主角黎漾,从无忧无虑的少女成长为远征宇宙的航天员,同样是一位勇敢而强大的女性形象。

多方位展现中国航天图景

黄子真是大胆的,她将故事背景设定在2027年,颇具挑战性,许多科幻作家都不敢这样做。这需要作者对当今的科技成果有准确的把握,对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速度有一定预判,当然还需要过硬的科学知识,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出错。而黄子真子凭借其扎实的科学素养,在书中对相关科技的描述显得游刃有余。

例如,小说中,她对黎漾的哥哥黎清在文昌发射中心工作情节的描写,以及大量关于发射任务的细节描写,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书中还提出了“国产自主可控冬眠系统”这一前瞻性的创新设计、中国对太阳系外是否有人类宜居行星的探测计划,并提到将“Universe”恒星级光帆飞船作为献给世界的礼物,造福人类。

黄子真也是聪明的,她知道如此时间设定的好处——2027年接近当下,读者可以轻松将自己置于故事情境中,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不仅增强了代入感,也让读者更容易与角色共鸣,从而被故事深深吸引。

黄子真对国家热点问题也相当关注和了解。她在书中描绘了航天旅游业如何带动当地经济链,帮助居民致富,丰富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多维度呈现。就连星光村村民为配合发射场建设而搬迁的事迹也被写入其中。可以说,《星光洒落的那个地方》多方位展现了中国航天图景。

科普科幻与文学恰当融合

过度的科普科幻可能会让读者感到疏离和晦涩,而过于沉重的社会思考也会让作品失去青春的轻盈和活力。黄子真在科普科幻与文学创作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点,让两者交互、相得益彰。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优美风趣的文笔对作品增色不少。黄子真用精湛的叙事技巧、紧凑的结构、富有哲理的语言设计、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恰到好处的歌词引入等,为读者带来高层次的阅读体验。

尤其难得的是,尽管是航天“硬”题材,作品同样有立意深度,充满现实主义内涵及人文关怀。让我们翻开书,与中国航天人共同经历未来的奇遇与挑战。

(作者系著名科幻作家、高级工程师)


编辑:王文洁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