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公园里”的美丽都江堰,不只是“三遗之城”
  • 来源:中国科普网
  • 作者:胡利娟
  • 2021-06-23 14:17

    中国科普网讯(记者 胡利娟)碧水奔流两千载,天府之源都江堰。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四川省都江堰市,既是全球为数不多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三遗之城”,又是天府之国农耕文化、水利文化、道文化、熊猫文化的集中展示地,还是成都平原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2200多年前,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泽被千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从此这颗“天府明珠”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亘古弥新。而今天的都江堰,秉承着“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古人智慧,大力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价值转化,已成为全国最具发展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之一。

    6月22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记者跟随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行委员会、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办的绿水青山看中国系列活动报道组,一起走进美丽都江堰,探究都江堰人的“家在公园里”。

空气清新,优良天数达315天

   “深呼吸,闭好你的眼睛,全世界有最清新氧气”。这句《深呼吸》的歌词正是都江堰自然环境宜人的真实写照。

    盛夏时节的都江堰市绿意葱茏,处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之势。这里全年平均温度为15.2℃,空气负氧离子最高达12000个/立方厘米,空气质量优良率年均93.9%,水质常年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0.3%。

    “靠着栏杆,略弯曲腿,赶紧摆好姿势……”咔咔咔的拍照声接连不断响起,这就是都江堰震后重建的第一个旅游胜景,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的南桥。

    记者来到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岷江内江上的南桥,只见这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集各种彩绘、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融为一体,湍急的江水奔涌而下,两岸郁郁葱葱,典型的巴蜀建筑掩映其中。夜幕下,游人如织,当地的很多市民也在此小憩、纳凉。

    “这里环境宜人,空气清新,是个消夏避暑的好地方。”来自北京的温女士说。

    无独有偶,在走马河绿道天府国际凤凰城段,其沿线曾经尽是杂乱无章的滩涂,如今经过改造,河岸边已铺满了整齐的草坪,种上了朴树、银杏、香樟等植物,形成一片片清新宜人的滨水绿地。

为还地于景,在锦江绿道柏条河段打造中,都江堰市全面拆除沿河挤占滨水空间的1.64万平方米建筑。

    不仅如此,为加强环境治理,都江堰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8家,依法关闭 “散乱污”企业123户,清理禁养区192个养殖场(户)。并实施污水厂提标扩容、管网修复、生态治理三大治污工程,全市PM2.5年均深度下降3%,空气质量优良率增长3%……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让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成都平原水源涵养地的都江堰,一直享有“长寿之乡”“天然氧吧”的美誉。

    都江堰市委副书记张明介绍,目前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到优级,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水质常年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空气质量稳居成都前列。

据统计,2019年,都江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5天,2020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0.3%。

原汁的乡土文化,打造出“一杯咖啡”卖出千万元

    生态价值转化根本在于找准转化途径和产业实现模式。近年来,都江堰市把文旅业态植入与生态经济深度链接,实现资源的转化效益最大化。

    曾经的都江堰人,居住环境窄小简陋,吃水河担井提,出行以步当车,当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街道似羊肠,满眼老旧房。”

    而今,这座千年古城,从城乡面貌开始向现代化转变,在灾难中涅槃重生。

    玫瑰花溪谷、虹口花谷、拾光山丘等休闲农业项目光彩照人;都江堰精华灌区、川西林盘等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有序推进;成都双遗马拉松、都江堰放水节……四季不间断的节庆活动。一批风格各异、极尽妍态的民宿如雨后春笋,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带给游客非凡的体验。

    尤其是位于石羊镇七里诗乡景区的“猪圈咖啡”,它是充分利用传统养猪场进行改建而成,仅2019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一杯咖啡”卖了1000万元。

    记者看到,这里把食槽、石磨、簸箕、拌桶等传统农具改为独具风格的装饰品,以原生竹林、乡间小径、花田池塘筑造奇特景观,现已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

    隐匿于都江堰市西北山区的龙池镇飞虹社区,这片20.64平方公里的小山村,大面积的“三木药材”和猕猴桃种植,将山色装扮得更加绮丽、鳞次栉比的“农家院”,让休闲避暑的人们流连忘返。

    而位于国家5A风景名胜区的青城山坐忘森林酒店,地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都江堰市青城山后山沙坪村,由花音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整个酒店总占地面积10亩,耗时近18个月,才将这座酒店“种”进森林里。

    花音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坐忘森林酒店的最大特色,就是以青城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道家养生文化为背景,打造森林养生文化产品“森林愈场”。自建成以来,累计吸引10万人游客到此消费,实现收入700万元,带动周边20多农户,实现增收100万元。

探索发展舒适宜居,用“月光经济”留客

    从生态到业态,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经过探索实践,都江堰市牢牢把握住了建设公园城市示范片区的时代契机,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全域生态绿色品质跨越提升,城市宜居宜游环境持续改善,产城融合的生态价值高速转化,“公园中建设城市”的脉络特征愈加清晰。

    2020年初,都江堰市启动的《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片区——都江堰市建设总体规划》中明确,计划到2025年,梯次推进11处公园城市示范片建设,市域各级绿道里程达420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9平方米。

    坚守留白静气,实施减量发展。张明透露,都江堰将科学编制公园城市规划,实施中轴线、天际线、水岸线打造,塑造家在公园里的城市生活之美。全市现正全力构建“青城山景区+奥特莱斯购物公园”“融创文旅城+熊猫之都”和“灌县古城+旅游特色街区”三大主力商圈。精心培育夜游都江堰、夜游外江、夜游青城山三大夜间产品,将推出滨江水幕光影秀、青城·蜀秀精品演艺,用“月光经济”让游客多留一晚。

    漫步都江堰市的街道,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一向以山水景致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正坚定不移地贯彻公园城市建设理念,探索一条更为绿色、开放的发展之路。

编辑:胡利娟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