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重大原创突破;由贵州省科技厅联手贵安新区建设的“贵安新区超级计算中心”实测性能达到了全球领先技术水平;此外,“人造小太阳”、火星探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和港珠澳大桥等国内外重大工程中,也都能看到“贵州制造”的身影。
过去的一年,贵州发展势头不减,GDP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为“黄金十年”划上让人称赞的惊叹号。科技创新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这些年,贵州科技创新亮点频出,科技产业日新月异。除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贵州科技其实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用贵州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廖飞的话来说,贵州科技工作走出洼地,来到平地,有些地方还攀上了高地,逐渐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差异化创新路子。
正是这条差异化创新路子,释放了创新活力,汇聚了创新资源,让贵州科技在悄然间实现了“非对称”赶超。
平塘特大桥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聚焦当地特色
贫瘠之地变化翻天覆地
“感觉非常震撼!”日前,一个来自澳门的媒体采访团来到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特大桥,在一睹“世界之最”的真容后,澳门商报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田小青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不久前,在国际桥梁大会上,平塘特大桥刚刚获得了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奖。这已不是平塘特大桥第一次斩获大奖,早在建设之初,平塘特大桥就荣获了有着“工程界小金人”之誉的英国Be创新奖。
全长2135米,横跨槽渡河峡谷,平塘特大桥被业内称为当今最高、最美的空间索塔桥,其设计时结合索塔受力需求,将当地少数民族独有的服饰、舞蹈等元素融入桥塔造型设计,最终选用“裙摆”形桥塔与主梁、拉索相互结合,形成了极具动感的桥梁整体造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塘特大桥建设过程中,贵州省科技厅支持实施了重大专项《山区超高墩多塔大跨斜拉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该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得工程可以首次采用“空间钻石”型桥塔,体现出桥梁力学与美学的完美融合。
贵州自古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全省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注定了“黔道难”。近年来,随着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贵州桥梁迅速增加,几乎囊括了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全部现代桥型。如今的贵州,被称作“世界桥梁博物馆”,全球高桥前100名中,47座在贵州。因数量多、类型全、建造难度大,贵州桥梁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
天堑变坦途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更是贵州差异化创新的真实写照。
2017年,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走差异化创新路子,力争在一些领域、部分行业形成领先优势”。历经多年发展,原本基础薄弱和资源匮乏的贵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谓的差异化创新,其实就是让科技创新聚焦于贵州特色。
作为我国南方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贵州煤炭资源储量位列全国第五位,但喀斯特地貌让贵州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煤矿开采条件较差,特别是4%的煤矿处于很难机械化开采的极薄、急倾角煤层。为此,贵州省科技厅联手省能源局,以科技创新解决了采煤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贵州省实现100%煤炭回采机械化和100%辅助环节智能化。
如今在贵州,煤矿开采已经开启了“无人作业、有人巡检、远程集控”新模式,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等前沿科技的运用,改变了煤炭“傻大黑粗”的形象,也让贵州煤矿开采的智能化、机械化水平实现了“从全国跟跑到全国领跑”的跃升。
“中国天眼”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重大原创突破;由贵州省科技厅联手贵安新区建设的“贵安新区超级计算中心”实测性能达到了全球领先技术水平;此外,“人造小太阳”、火星探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和港珠澳大桥等国内外重大工程中,也都能看到“贵州制造”的身影。
瞄准民生导向
“科技造血”摘掉贫困帽子
贵州的科技创新,不仅有急火烹炸的爆发力,更有小火慢炖的务实劲。
贵州省剑河县曾是国家深度贫困县,在农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一度比较突出。2018年,贵州省科技厅投入经费600万元,在剑河县实施了“科技助力精准医疗扶贫区域试点”项目,首次尝试课题考核“不看论文看疗效”,组织省内三甲医院专家为当地1455名贫困病患“一人一策”提供诊疗服务。
贵州省科技厅副厅长秦水介说,剑河县1455名贫困人员经过治疗,720人已治愈,842人恢复劳动能力,966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实现了49.48%的病情治愈率和66.39%的病情控制率,“这一做法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扶贫一线倾斜,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地区医疗资源薄弱问题,避免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参与了该项目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科医生邹达至今仍记得,在入户访诊时,有一个曾被诊断为智力障碍的村民,生活能自理,行为无异常,却因深居偏远农村,一直未能到县级以上医院确诊。就这样,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这个村民戴着“智力障碍”的帽子生活了几十年。经问诊、观察和评估,邹达判断该村民是被误诊了,最终为他“平反”,让其如释重负。
科技创新指向民生,在贵州有着更为实际的意义。作为曾经的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科技这一利器如何为脱贫攻坚赋能,让“输血”变“造血”?贵州将突破点放在了产业上面。
蔬菜是贵州十二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但长期以来,受制于地理条件等因素,“靠天吃饭”时有所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贵州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威宁农业4.0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在贵州高海拔坝区开展蔬菜种植应用示范,建成“智慧农场”和“科技地标”,让5G、无人机等新技术代替人工巡检和防控喷药、传感器自动监测土壤墒情和气象情况、人工智能判读系统完成田间管护……
针对食用菌产业,贵州省科技厅通过实施科技攻关,在良种选育、繁育、菌棒生产、菌棒多模式栽培等方面实现了突破,菌种生长周期由1年缩短到1个月,菌棒生长周期缩短到3个月内。贵州就此发展起层架栽培、控温周年栽培、林下栽培等多种食用菌种植模式,提升了产业发展的“科技速度”,贵州食用菌产业也凭借傲人的成绩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来自贵州省科技厅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实施省级科技计划5065个、投入经费38亿元。围绕十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十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十大工程等,贵州省科技厅制定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清单,先后实施了食用菌、农业4.0、植物萃取、生态渔业等科技重大专项。
去年年底,贵州省政府宣布: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累计实现脱贫923万人,每年减贫100万人以上,减贫人数全国第一。这其中,“科技造血”功不可没。
着眼机制创新
“敢为人先”方能柳暗花明
在科技界,成果转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公益一类科研院所不得从事经营活动,但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是以商品的方式呈现,容易被理解为从事经营活动。另外,科技人员兼职转化成果收益不明且程序繁琐。这就导致大量的科技成果在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里“沉睡”。
如何“唤醒”这些科技成果,使之有效转化并应用于产业发展之中?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农科院开展了“技术股+现金股”试点探索。
遵义市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辣椒种植区,辣椒品种繁多,常年种植面积200万亩以上。多年来,遵义市农科院紧紧围绕辣椒产业,在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的持续支持下,科研人员潜心研究,选育了遵辣系列、骄阳系列、朝天椒系列新品种。尽管这一系列辣椒新品种解决了当地辣椒种性严重退化、抗性下降、单产量低的问题,但在推广上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2018年,遵义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世界辣椒贸易加工基地,为突出特色,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效益,决定对全市辣椒产业进行品种换代提升,通过对名目繁多的品种比对筛选,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遵义市农科院选育的遵辣系列、骄阳系列、朝天椒系列新品种被选定为辣椒换种工程的主要品种。
在贵州省科技厅和遵义市科技局的支持下,遵义市农科院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和所有权,明确科研人员在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后,以“技术股+现金股”组合形式持有股权,与遵义孵化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
2020年,遵义市农科院辣椒团队共为遵义市提供了23.1万亩辣椒换种工程种子,占全市辣椒换种工程的80%,按照每亩增产50千克,市场价30元/千克计算,累计为遵义市椒农增收3.465亿元。其中,研究员余常水将获得使用权的职务科技成果遵辣9号与合作社合作开发转化生产种子,通过订单方式为遵义辣椒产业公司供种,并用出售种子所得款中的100万元入股遵义辣椒产业公司,占公司股份的20%,每年从遵义辣椒产业公司获取相应股份的收益。遵义市农科院还将骄阳6号的使用权,赋予完成该项成果的科研人员田浩领衔的团队,由田浩团队成立成果转化平台,自主开发转化。余常水和田浩等科研人员均实现了“名利双收”,成果转化动能倍增。
遵义市农科院的探索,只是一个缩影。立足于贵州的科技基础现状,近年来,贵州省科技厅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极大激发了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差异化突围。
2015年贵州率先实施创新券制度,2016年率先开展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率先实施技术榜单制度,2018年率先单独设立项目管理处,2019年率先开展专职科技特派员试点……
唯有在体制机制上破题放活和自我革命,由“路径依赖”走向“模式创新”,才有可能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方,打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截至目前,贵州共发布9批21个技术榜单,立项实施10个科技重大专项,在大数据、大生态、煤矿智能化等领域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