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中国科协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地各校以“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或引进科普资源到校开展课后服务,或组织学生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有效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身临其境,直面科学
科普活动“请进来”“走出去”意义重大,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对求学者来说,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需要开拓自己的眼界。无论是身临其境还是和科学家面对面,对学生的信息刺激都是强烈的,有可能和书本知识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这是袁隆平晚年深情为歌曲《我有一个梦》写下的歌词,讲述自己的科技强国梦。而这个梦想的种子可以追溯到童年的一次科普实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袁隆平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一家园艺场,看到满园的瓜果菜蔬,他不禁想到了电影《摩登时代》里的场景:窗外的瓜果随手可摘了吃,路过的奶牛顺手能接了喝奶……那次参观为他一生的梦想埋下了伏笔。
袁隆平成名后也曾无数次走进校园,为青少年做科普。有一年在湖南农业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他就真诚告诉学生们,要贯彻实践精神,厚积薄发,除了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去田间走一走,多了解这个世界才是成功的秘诀。
形式多样,启迪智慧
常见的科普活动形式无外乎讲座、参观、实验,需要结合科普的内容和拥有的资源做出合适的实践活动。可能在一线城市拥有的资源更多,但是偏远地区也无须妄自菲薄,因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的重视,完全可以借助新技术,让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最优质的科普资源。
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给地面听课的孩子带来诸多惊喜,体现了科普实践活动的进步与创新。“天宫课堂”尤其是“天地”实验的差异,让学生看到地面上几乎看不到的现象、观察到物理规律的异同。这次在地面分课堂的孩子只有1400多名,但是学生都通过电视、网络收看了直播课堂。
在国家的支持下,借助新技术,科普活动可以设置在任何地方。欢迎来到“天宫课堂”,也欢迎乘坐“蛟龙号”潜入深海、透过“天眼”望远镜探索深空、跟随“月球车”“火星车”登上其他星球……只要科普工作者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做出和内容相匹配的形式,并突破地域的局限,将更多孩子引导向星辰大海。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国土绿化、高铁大桥……超级工程,超级风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处处都有科学的奇迹,科技重塑山河,科学改变中国。
科普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要立足本地,在一种轻松又新奇的环境或者形式中,让孩子们直面科学的力量,激励孩子奋发图强,让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点燃探索火焰,科普代代接力
“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这激流永远动荡着,并不曾有一个时候停止过,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这是“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朗读者》栏目制作的一段朗读视频,内容出自巴金《激流》总序。
科普实践活动把科学的火炬代代相传,让追逐梦想的孩子如同奔涌的激流永不停止。
8年前的2013年,王亚平向全国6000多万名师生进行太空授课,在失重环境下演示了陀螺、单摆和水球实验,用直观的方式验证了 “牛顿定律”“宇宙速度”,让地球上的孩子大开眼界。8年后的今天,当年的中学生受到激励,纷纷献身航天,有人成为一名空间站任务飞控试验队员,有人成了空间站大型金属舱体焊接装配团队中的一员。
而王亚平的飞天梦则是在18年前杨利伟飞天时种下的。当年23岁的王亚平看到电视上杨利伟一飞冲天,她暗暗想:“中国现在有了第一个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如果可能,我要做那个向太空挑战的人。”
科普就是这样代代接力,点燃探索的火焰,梦想可燃,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