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日,人们更加注重消费,也更容易出现浪费,同时也正是助力消费、遏制浪费的科普进行时。科普,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普及、科学精神弘扬、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倡导。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属于生产力建设范畴;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属于科学文化建设领域。从生产力建设到科学文化建设,科普既对消费有强大的推动力,又对浪费有巨大的遏制力。
过年吃饺子,这个沿袭了两千多年的习俗,承载着和烹饪制技艺、食品营养科学和丰富多彩的年文化、食文化。近年来,由于中医药科普力度大、覆盖面广,越来越多的人从健康的角度聊饺子、包饺子、吃饺子,感恩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发明饺子(祛寒娇耳汤)。饺子科普代代相传。在如今还能听到这样的民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很多人认为,2021年是真正意义上的“预制菜元年”。这一年,包括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在内的预制菜科普扑面而来。饺子是预制菜的重要成员。海鲜水饺、猪肉酸菜水饺等传统饺子,还能“给你妈妈的味道”。饺子,从节令的食品文化到药膳的食品功能到快餐的食品创新,都离不开科普助力消费。
除夕夜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乃至平常的一日三餐、正餐之外的零食,还有不断创新的婴幼儿食品、老年食品、抗衰食品、防治慢性病的功能食品等,科普总是与之相伴,形成一种助力消费的强大力量。言及“消费”,常会提及与其一字之差的“浪费”。
“浪费”≠“消费”!拉动消费不等于容忍浪费,既不能让消费给浪费打掩护,也不能让浪费影响消费的美誉。应该像助力消费那样,让科普在遏制浪费上充分发挥社会性、群众性、持续性强的优势,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提倡消费,反对浪费”,这些遏制浪费的名言警句,从古至今连绵不断。不久前,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著名科普作家杨师先生的新作《厨余良药》。作者聚焦日常扔掉的一些厨余,以轻松有趣的对话形式,引经据典,把厨余物质治疗常见病的中医名方古方呈现给读者:冬瓜皮,利水良药;丝瓜络,通乳见效;橘红,化痰解表;桃仁,去瘀润燥……
民以食为天。食品消费历来是居民日常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把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并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在食品消费中,餐饮浪费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要走出“过年过节了浪费点没啥”的误区,度过喜庆安康的节日。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一边要拉动消费,一边要遏制浪费,这两个方面并行不悖。双管齐下,在拉动消费推进经济高效高质发展,以及在社会上形成良好消费习惯的进程中,科普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作者系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食品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