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焕岗
呼吸既靠肺,又靠特异功能的肛囊;常年生活于海上,但繁育后代时需回到陆地上……在世界海龟科中,这一神奇的种类,其名字的来由不是因外部形象特征,而是来缘于机体内部,它就是绿海龟。
唯一摄食海藻的龟
绿海龟是单一种类,无亚种分化。它分布比较广大,在全世界90多个国家均有其活动的踪影。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的沿海地域,尤其在南海的分布数量相比为最多。
绿海龟的外形特征很明显,白色或黄白色的腹甲,从赤棕含有亮丽的大花斑到墨色不等的背甲,通常这些抢眼的特征正是被命名的缘由,而绿海龟则不然,它是由体内脂肪富含叶绿色素呈淡绿色而得名。
为什么脂肪会变绿?究其原因在于绿海龟的摄食。研究表明,作为草食性动物的绿海龟,它的主要食物是海草,尤以海藻为主,也是海龟里唯一摄食海藻较多的种类。因此,久而久之,它的脂肪里就积累了大量的绿色色素,使得脂肪变为了淡绿色。当然,它们也不是完全拒绝其他食物,有时也吃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或鱼类,只不过是偶尔而已。但幼龟时期还是偏肉食性,当长大后才变为杂食性的。
绿海龟最佳的栖息环境,是在靠近洋流边缘且接近岸边的水域,水深0—50米的水域是它们最为喜欢的,一般大多集中在这里活动。这里即有益于它们繁衍,亦有充足的食物。
呼吸功能奇异,两种可灵活互换
绿海龟不仅可以在水面或陆地活动,还能够较长时间地潜入水下活动,这是因为它具备两种呼吸功能。
一种是肺呼吸。总体而言,绿海龟是用肺来进行呼吸的。只不过胸部不能活动,按照科学的定义叫做吞气式呼吸方式。因此,它在海里活动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将头伸出水面来呼吸。
另一种是肛囊呼吸。这一特异的呼吸功能可以帮助它能较长时间地在水下生活。研究发现,肛囊为一对,长在直肠两侧,上面密布着微血管,摄取氧气的机理是,通过有节奏地收缩肛门周围的肌肉,使海水在肛门、直肠、肛囊间进出,此间微细血管内的红细胞进行摄取海水中的氧气。这就保障了绿海龟水下栖息的用氧之需,不必将头伸出水面进行呼吸了。
这两种呼吸功能,根据需要可灵活互换。比如,夜晚绿海龟躺浮于水面睡觉时,就停止了肛囊的呼吸功能,很自然地启动了肺的呼吸功能。
但是,绿海龟毕竟是用肺来呼吸的动物,因此影响到它的潜水深度,极限深度约为一二百米。
“生娃”只认一处,千里迢迢回到出生地
成熟的绿海龟常年生活于海洋之中。但到了繁殖季节,它们都要游回出生地进行繁殖。从觅食栖息地到出生地,其间的路程往往超过千里,不管征程多么遥远,回到出生地繁衍后代是铁定的习性。据研究,幼龟要发育成熟,需要25年以上。对于绿海龟而言,即使在外年份再久,成熟后的它们也必然游回到出生地附近产卵。
雌龟产卵多于夜晚,卵的颜色、大小、形状与乒乓球相似,数量从十几个到百余个不等。奇特的是,雌性绿海龟在一个产卵季不仅仅只产这一次卵,而是多次。研究发现,最多的一个产卵季可产9窝卵,平均起来的数量约为4窝。
绿海龟之所以能够多次产卵,是因为它与多头雄龟交配,然后将各雄龟的精子储存,待卵子成熟后,再分批受精。但它并不是每年的产卵季都产卵,而是平均间隔约2—9年。其洄游、交配、产卵间隔时间的长短,与气候、食物、温度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当然雌龟自身的生理状况也会影响到生理周期。因此,上岸产卵的雌龟数量每年都不一样,并没有一定的周期性。
绿海龟产卵后大约50天孵化出小龟,孵化率约为6成。脱壳而出的稚龟需3—7天才能爬出卵窝,然而,在这期间,由于稚龟外壳还未硬化,被天敌吃掉的情况屡见不鲜,真正长为成熟龟的比例很低,大约是1‰。
目前,绿海龟的种群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海上大型拖网业的大肆捕捞和产卵地的开发建设、挖沙等对生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绿海龟的生存与繁衍,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为了加强对绿海龟的保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其列入濒危等级物种,我国也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