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科普教育还需做精做深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伊 民
  • 2022-04-25 10:20

 

4月18日,河北石家庄新乐市实验小学开展主题活动迎接“世界地球日”。(视觉中国供图) 

    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每年这一天,各地往往会面向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自然资源科普教育活动,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地球、认识地球,进而保护地球。

    近年来,作为我国科普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科普教育活动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大力推动,一些既有趣味性又有专业性的自然资源科普活动和作品,更是受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的追捧和喜爱。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些自然资源科普活动依旧不温不火难以“破圈”,社会影响力有限;一些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准确度有待提高,易产生歧义和误导;相关自然资源研学活动水平参差不齐……那么,如何做精做深自然资源科普教育,通过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和在宣传契机上的精准把握,吸引青少年群体,提升其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的普及度和影响力,就成为我们更应探讨的课题。

    笔者认为,首先,要创新科普形式。做精做深自然资源科普教育,要结合当前年轻人的喜好,开展科普形式上的创新。不久前,85岁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入驻哔哩哔哩网站、抖音等平台,其发布的海洋科普短视频被网友弹幕持续刷屏,着实在年轻人中刮起了一阵海洋科普“旋风”。耄耋之年的汪老化身科学“网红”,通过深入浅出地分享科学知识,极大地激起了青少年受众认识海洋的兴趣和热情,也为创新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形式、吸引青少年关注和参与树立了典范。

    其次,要提高科普内容的吸引力。做精做深自然资源科普教育,不仅语言上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更要在提高科普内容的吸引力上下工夫。2021年,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物种“背板海星”引发社会热议,产生“破圈效应”。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发现者给这个新物种起了一个非常吸引青少年的别名——派大星。海洋“派大星”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网友关注的目光:难道海底真的存在“海绵宝宝”和“派大星”吗?相关专家解疑释惑,各路媒体持续报道,开展了一场热闹非凡又极富意义的有关海洋物种命名的科普活动。

    再次,要善抓科普契机。自然资源领域涉及“山水林田湖草沙”以及野生动植物等,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资源科普教育不应只是地球日期间开展的活动,而应常抓不懈、持续开展。因此,科普工作者要善于抓住科普契机,产生更广的社会影响。比如,去年云南省一群亚洲象不断迁徙的新闻曾引起广泛关注。公众对亚洲象种群生存现状、北迁原因、产生的影响、后续处置等问题的追问,都是重要的科普契机。通过科普宣传,能够让青少年对于亚洲象有更深入地了解,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种群。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地球虽然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我们“用之不觉”之后,恐怕也将是“失之难存”。从这点来说,这就是我们开展自然资源科普教育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应该传递给当下的这群孩子们的理念和价值观。

编辑:于翔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