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大运河, 浸润传统文化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罗明军
  • 2023-04-01 08:09

视觉中国供图



3月30日,《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专项法规通过一周年。此前,2014年,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教育工作者怎样古为今用,赓续传承运河文化?


阐述故事,传承文化基因


运河故事以小见大,可以增强青少年对大运河文化的认同感。众所周知,北京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不利于漕船行走。江南漕粮只能通过大运河运到通州,然后在通州改用牲口驮运到京城,费时费力,尤其是雨季道路泥泞,更为艰难。如何让大运河直通大都,是元朝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经过仔细考察,发现了昌平东南的白浮泉水,于是引泉水沿地形等高线西折而南,加上沿途合入的其他泉水,成功解决了运粮河水源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北京地区河床坡度大、不易存水的问题,郭守敬改进了坝闸和斗门,从大通桥至通州,修了5座闸口,通过控制闸门使通惠河的每一河段都有充足的水源,让漕船可以从3000里之外的杭州直达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什刹海码头。那时的什刹海,物资云集、舳舻蔽水。忽必烈看到这一盛况,大喜过望,将这条人工河道命名为“通惠河”。“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最是往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这是对当时通惠河两岸景象的生动描写。

自明代起,什刹海的运输和码头的功能逐渐减小,水域面积也不断缩小,如今成为北京中心城区的一个景观湖泊。但是什刹海西海北岸的汇通祠内,郭守敬纪念馆仍在静静地为后人讲述着他与大运河的故事。这些故事背后蕴涵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基因。


研学实践,丰富教学资源


作为流动的人类文明遗产,大运河留下了诸多文化资源。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博物馆、重要遗址、闸坝工程等筛选出具有研学价值的教育资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来到河北易县荆轲山荆轲塔前,每位学子都会联想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带有两件给秦王的礼物,其中之一就是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

督亢在哪里?为什么会让秦王梦寐以求?原来,督亢灌区位于拒马河下游冲积洪积平原区,也就是在今天河北固安和高碑店、涿州一带。战国时期,勤劳的中国人就修建了督亢灌区。督亢灌区有河汊,有塘淀,有人工渠道。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勤劳,筑建了旱可灌、涝可排的巨大灌溉系统工程。灌区上游引拒马河水流,打开水口,河水滚滚而下,关闭水口,河水止住不再流下。督亢地区阡陌纵横、渠道成网、农桑发达、“岁收粮粟数十万石”。富甲天下的督亢粮仓焉能不让秦王垂涎三尺?督亢地区的地理、历史等研学实践,可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学科教学资源,加深青少年对文化的理解。


问题探究,回归文化教育的本质


文化教育不单传承过去,更应面向未来。围绕现实问题的主题探究活动,可以在传承与创新中引导青少年回归文化教育的本质。

众所周知,永通桥是大运河的重要遗产。永通桥也称八里桥,始建于明代,为三孔石拱桥。古代漕船可以直出直入,民间传有“八里桥不落桅”的美誉。师生可以围绕永通桥进行问题探究:为什么古代把桥设计成拱形?北方夏季多暴雨,八里桥是怎样泄洪和分流的?对古桥的修缮和保护,你有什么建议?

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以传承大运河天、地、人和谐共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引导学生结合时代气息和中国特色,关注现实、思考未来,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在中华民族不断应对变化和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才逐渐产生了华夏文明智慧。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勘探测量、打坝蓄水、疏浚河道,都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需要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赓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止于至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之源。对大运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挖掘,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有助于青少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未来能够更加理性看待外部的各种挑战。

(作者系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师)

编辑:毛梦囡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中国科普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