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松山湖科学城。
曾经长满荔枝的小山坡被夷平后,科学家在15米到18米的地下深处挖了个神奇的“中子工厂”——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之初,周边居民担心它与核辐射有关,一度比较排斥。所以,自散裂中子源立项起,科学家们就开始琢磨,怎么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讲“中子”。
9月18日,在全国科普日主场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组织开展的“前沿科技资源科普转化主题交流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研究员李晓讲述了团队为散裂中子源“正名”的故事。
简单来说,散裂中子源就是“超级显微镜”,能清晰检测物质的内部结构。它催生了“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癌症病人注射相当于“侦察兵”的硼类药物,可提前标注要打击的癌细胞,再通过中子照射精准“爆破”癌细胞。
变着花样的科普,拉直了公众心中的诸多问号。如今,他们建立起集展示、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普展厅;结合课标,开发具有散裂中子源科学特色的科普教育课程和研学课程;一年一度的公众科学日,吸引大批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国之重器”的魅力。
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蜀山湖畔的科学岛上,矗立着一座外形酷似“UFO”的大楼——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引发了公众极大的兴趣。20多年前,合肥的很多老百姓都是骑自行车、坐拖拉机去看大科学装置。
被人们称为“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实验装置——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已在这里稳定运行18年,是名副其实的“科研明星”。
大科学装置是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孵化器”,也极具科普价值。《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要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重大科技设施在推动科普教育、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如何让“人造太阳”更“科里科气”,是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科普主管蔡其敏常挂心头的事——
一方面,通过“走出去”“迎进来”等形式,青少年科技节、科学小明星培养计划应运而生,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力图探索前沿科技产品的应用边界,加深公众对聚变研究的认识。
2023年开始,由中国科协联合125家单位共同发起的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开始推动成立重大科技设施科普工作委员会,进一步推动前沿科技资源转化,从而服务高质量科普需求。
中国天眼将1%的时间(约50小时)开放给青少年开展科学观测;晒“日光浴”就能供热制冷的近零能耗示范楼就建在百姓身边;几十名大学生在暑期登上“中山大学”号科学考察船……
“海洋科普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中山大学海洋科考中心综合部主管叶玮茵始终相信,天涯海角只是起点,对海底科学的探寻远没有尽头。